圣约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巧用原料扣出文采409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巧用原“料”,“扣”出文采


新材料作文融合了话题作文和传统材料作文的优点,开放中有限制,但是一些学生在写作中没有把握好开放和限制的关系,背离了新材料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要求,率性而为,自由作文,结果文章上不了档次,甚至还有偏题、跑题之嫌。写作中怎样才算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范围?原材料是用还是不用该怎么用?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新材料作文利用原材料的扣题技巧。


中国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自己的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曾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他从1997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2007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


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二、开头巧扣原材料,先发制人,增添文章吸引力


好的作文开头,不仅能预示下文的内容,给全文定下一个基调,还能给阅卷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开头方法千变万化,但也有部分学生老老实实照抄原材料,也无新意,造成阅卷教师审美疲劳。因此,巧妙引用、精当转述,概括原材料精髓,引出话题,能先发制人,夺人眼球,增添文章吸引力。


具体办法是摘引原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请看下文的开头: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


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高调”“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中的“尊敬”一词,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三、主体活扣原材料,旁征博引,提高文章得分力


一般考生都有这样一种认识: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只是为审题立意提供一个引子或一种启示,在文中大可不必用,尤其是在话题作文中,考生大多置原材料于不顾,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题目中的原材料具有启迪学生写作思维和充实文章内容的双重作用,是完全可以在写作主体部分作为情节或论据来使用的。在主体部分构建中,活用原材料,可以避免写作游离原材料内容或主旨的情况出现,提升作文的整体水平。对于议论文来说,主体段落的首尾必须灵活扣住原材料,具体办法是设置一个分论点或中心句放在段首,段中对原材料展开分析,段尾对本段内容或论点总结强化。


与其说陈光标以高调的方式做慈善,不如说以慈善的方式显高调。(中心句)因为在他本可以默默立下遗嘱时,他却选择了公开宣布死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在他本可以日复一日坚持蹬自行车上班时,他却选择先当众砸烂一辆高级轿车。试想,倘若他用两次事件的影响力去开拓人们做慈善的途径,如成立捐助基金并宣传为帮助贫困儿童等,慈善将真实地被传承。反观如今,“高调”成了陈光标的代名词,“做好事要留名”成了被公众嘲讽的价值观,非但没有唤起人们慈爱天下关怀社会的意识,反而令社会对慈善的真实度、可信度提出了怀疑。(活用原材料)可见,做慈善,应谨记慈善的本质,切忌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刷其本心,让慈善与高调混为一谈。(结尾强化)(《慈善应低调》)


文段段首提出一个中心句,对陈光标高调慈善提出质疑,段中概述陈光标做慈善的一些做法并进行分析,分析部分内容就反复使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扣题紧密,段尾从结果影响角度进行总结,强调并紧扣了“慈善应低调”的论点。


但运用原材料时也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防止对原材料大段的抄录,要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应有加工和创新;其次,运用时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原材料大多是多义性的,具体运用可正可反,可大可小;再次,运用原材料时,要打开思路,不能就事论事,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旁征博引,不能给人一种内容单薄之感;最后,运用原材料要处理好与上下文的联系,做好衔接过渡。运用的时机也要恰当,主次关系也要处理好,文章不能刚转入主体,原材料就喧宾夺主,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平庸感。


一、标题紧扣原材料,片言居要,增强文章冲击力


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扣题,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嵌入标题,或前加或后缀,或用近义词替代,或用比喻等修辞美化。上述文题,第一段大意是陈光标高调做慈善,第二段大意是杨国强低调做慈善,第三段写两人都值得尊敬,因此可以把上述作文题概括关键词为:慈善、高调、低调、尊敬。试比较下面两组优劣自明的作文标题:


《慈善需要高调》《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凡事应低调》(强调的是“凡事”,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游离材料);《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和“低调”)。


四、结尾妙扣原材料,画龙点睛,提升文章竞争力


古人写文章有“凤头”“豹尾”之说,开头与结尾的写作同等重要。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言尽意未穷等作用。然而由于时间仓促,一些考生的考场作文往往草草收尾,或易放难收,或重复材料观点打擦边球,或空喊口号、提要求,等等。如果在结尾也妙用原材料,回首望月,照应题目或开头,就能增添文章如女子回眸一笑的魅力。请看下文结尾:


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慈善需要高调》)


这段结尾的前一句是假设,接着妙扣原材料“慈善”的关键词,最后鲜明地亮出观点。向阅卷教师表明,本文是扣原材料的,是扣文题的,是论点鲜明的。


在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引用原“料”、“扣”出文采的意识,紧紧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能给人循环往复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